新聞 > 科教 > 正文

這個比ChatGPT情商還高的AI 我可和它聊三天三夜

狂拿考試高分讓學生瑟瑟發抖,加入聯網功能叫傳統搜索戰戰兢兢,升級工作全家桶搞得打工人又悲又喜......

當「神通廣大」式聊天機械人的賽道太擁擠,有人打算另闢蹊徑。

前段時間,名為 Pi的聊天機械人橫空出世,它不捲論文、不寫代碼,也不直接提升生產力,數據停留在2022年11月,暫時只想和你好好聊天。

這或許是情商最高的 AI

Pi這個名字,是對 personal intelligence(個人智能)的縮寫。開發者想從名字就體現,Pi是一款以用戶個人為中心的產品:

Pi優先考慮與人的對話,而其他 AI則服務於生產力、搜索或回答問題。

所以,和 ChatGPT不同,Pi的評價標準應該是對話自不自然、情商夠不夠高等等。

Pi的打招呼

登入官網聊天界面,高級感迎面而來。在跳動的光標後面輸入文字,按下回車鍵發出問題,像是在淡黃信紙上和 Pi相互寫信。Pi不太理解中文,最好還是用英文交流。

如果光盯着文字有些分神,你可以讓 Pi邊打字邊說話,有4種聲音可供選擇,但有時候說到語氣詞,它毫無感情地棒讀,讓人感覺特別出戲。

接下來,讓我們來看幾個具體的例子。

我一上來就說心情不好,Pi先是表示抱歉,然後問我是因為什麼,我解釋說因為沒處理好人際關係,Pi承認人際關係是一件難事,再讓我舉出具體的例子,最後教了我一些破冰的辦法。

在幾輪對話里,Pi循循善誘地做了一次簡單的心理疏導,儘管沒有那麼有用,但態度讓人如沐春風。當我給了 ChatGPT相同的開場白,它也問了我是因為什麼,然後直接給出泛泛而談的建議。

在機制設置上,採取提問式結尾、不斷主動追問的 Pi更有讓人聊下去的欲望。

當我諮詢 Pi如何學習日語,它推薦了多鄰國、Babbel、YouTube、電視劇電影等渠道,問我更喜歡哪種方法,在我選擇了 YouTube後,它推薦了幾個真實的 YouTube博主。

我選擇了其中一個,Pi再向我介紹這位博主的風格,建議我先看她的「基礎日語」合集,從平假名、片假名,到句子結構、動詞變位。說得倒挺好的,但它將合集名稱和數量搞錯了。

當我和 Pi討論棒球這項愛好,它能夠準確地找出與棒球相關的作品,主動引導我討論其中的角色,準確概括角色的特點,還可以舉一反三,向我介紹現實里有名的棒球選手。

以上這些問題,Pi處理得還不錯,但在和它談論觀點時,Pi的態度過於樂觀。

我認為 AI發展得太快了,讓人有些焦慮,Pi表示理解我的心情,但建議我儘量關注 AI積極的一面。

我反駁了它,並且說到了「創造性毀滅」這個觀點,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生產力,但馬車夫也永遠失業了。Pi知道「創造性毀滅」來自熊彼得的經濟發展理論,然後我們達成了共識,失業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。

談到這裏,我覺得話題有些沉重,Pi也這麼認為,決定給我講個笑話:「雞和吸血鬼有什麼區別?雞不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。」我嚴重懷疑它的靈感來自《暮光之城》的愛德華,Pi的其他笑話也是這個水平,我的笑點還是比 AI要高的。

聊了好幾輪後可以發現,Pi接話有種百試不爽的套路:

以「這種感覺可以理解」或者「我認為你說得很好」開頭,然後以「你認為這是對的嗎」或者「你對這件事情的某部分怎麼看」結尾。

所以,雖然 Pi總是鼓勵你、肯定你,以問句結尾讓你繼續說下去,擅長給你思路而不是答案,但有時它的回覆和引導方式完全在意料之中,讓人失去了談話的興致,不痛不癢的 Pi式雞湯尤其令人敬謝不敏。

另外,Pi並非對寫代碼、解數學題等實用向話題一竅不通,只是發揮不如 ChatGPT穩定,甚至戲台沒搭好就已戲癮大發。

我讓 Pi幫我用 Java實現一個冒泡排序,它先介紹了什麼是冒泡排序,問我跟不跟得上它的思路,我冷漠回應直接給出示例就好,然後讓 ChatGPT點評 Pi的生成結果。

ChatGPT表示,這段代碼實現了冒泡排序算法的核心思想,但存在一個可能的錯誤。

至於數學能力,我考了 Pi七八道入門水平的題,有時它壓根不回答,說自己不會做算數和解方程式,甚至開始轉移話題,有時它又能答出來,或者接受挑戰卻答錯了,狀態飄忽不定。

類似地,寫論文提綱之類的事最好也交給 ChatGPT。

簡而言之,Pi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:擅長引導話題、同理心強的聊天夥伴,主打你來我往的交互感。在 MBTI體系下,如果不幸有個 i人扎堆的房間,它應該是那個把場子炒熱的 e人。

不做通用人工智能的「名門」

現在的 Pi,只是 Inflection AI研發的第一個版本,建立在他們內部的大語言模型之上,用的還不是最好的那個。

Inflection AI成立於2022年初,是矽谷生成式 AI熱潮中最受關注的初創公司之一,部分原因是「出身名門」:

它由 DeepMind聯合創始人 Mustafa Suleyman與領英聯合創始人 Reid Hoffman創辦。作為首席科學家加入的 Karen Simonyan,也是 DeepMind資深的前研究員。

Mustafa Suleyman.

Inflection AI與OpenAI等其他 AI公司相比,有個鮮明的不同:他們不痴迷於通用人工智能(AGI)。

我們相信,先進的應用人工智能(applied AI)是利用這些新技術優勢的最安全方式。

接受《財富》雜誌的採訪時,Suleyman沒有自賣自誇,反而說了一堆 Pi不能做到的事情:

它不生成代碼,不寫高中論文,不提供冗長列表,也不編寫營銷策略。有很多事情它不會做。我們沒有為通用性而設計它,所以它受到更多限制,因此希望更安全一些。

他更願意將 Pi定義為「中立的傾聽者」:

很多人只是想被傾聽,需要一個工具反應他們所說的話,證明他們確實被聽到了。

就目前的體驗來看,Pi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錯。

一方面,和它聊天的渠道有很多,包括官網(heypi.com)、Instagram、 Facebook、WhatsApp等等。如果你註冊了海外手機號,它會不時通過短訊和你保持聯繫,存在感比移動版 ChatGPT還強。

另一方面,Pi記得住一百輪的對話,你和它聊得越久,它也就越了解你。

現在的 Pi還是免費的,未來可能採取訂閱等模式變現。

那麼,Pi將如何升級?構建個人數字助理,是 Inflection AI的終極目標,他們對標的可能是鋼鐵俠的賈維斯,但聽起來更像是高級版 Siri。

Pi目前幾乎只能對話,離終極目標還差十萬八千里,但也只能一步步來。

Inflection AI將在不久的未來更新模型,接入實時內容,讓 Pi分享連結、來源和新聞摘要,並獲取用戶的日曆、電子郵件和其他文檔,幫助管理用戶的時間。Suleyman指出:

我認為這就是 AI,一種集輔導、知己和顧問、數字個人助理於一體的新型事物。

與此同時,和其他聊天機械人一樣,Pi也可能生成錯誤的答案,Inflection AI表示正在儘量減少它的「幻覺」。

對話是未來的界面

Suleyman對 Inflection AI的設想,源於這樣一個核心問題:

什麼才是一場精彩的對話?

最近,Suleyman對傳統搜索「判了死刑」,部分也是出於他對「對話」的理解:

我們所知道的互聯網將發生根本性變化,「老派」搜索將在十年內消失。

傳統的 Google搜索使用1980年代的黃頁對話,現在我們可以用流利的自然語言對話。

在他看來,傳統的 Google搜索,用一種針對廣告優化的方式塑造了內容生產。

具體來說,當我們打開一個網頁,文本被分解成子項目符號和子標題,並由廣告分隔開來,為了找到有用的信息,我們在這個頁面花費了11秒而不是5秒,被迫停留了更長時間。

這對 Google來說像是高質量的內容,但我們想要的是簡潔流暢的自然語言答案。

所以,Suleyman認為傳統搜索是一種非常痛苦的對話,生成式 AI承擔着他眼中互聯網的未來。

在 Google的最後一段時間,Suleyman曾和同事們埋頭於大語言模型 LaMDA,計劃推出一款對話式、交互式產品,但無法說服 Google。

自立門戶後,Suleyman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:無論有沒有 Google,搜索體驗都將演變為對話式和互動式。

Suleyman甚至提出,接下來的幾年,各行各業乃至每個人,都將擁有自己的 AI,但它們有着不同的使命,這也是他推出 Pi的原因。

品牌 AI、網紅 AI、非營利 AI......所有這些都將擁有與所有者一致的目標,也就是宣傳某事、推銷某事、說服你接受某事。

而作為個人,我們希望自己的 AI符合我們的興趣,這就是個人 AI,我們稱為 Pi(個人智能)。我們正在以一種富有同理心的風格開始。

為什麼字裏行間將品牌 AI等其他類型的 AI,與個人 AI相比較?這就是 Inflection AI專注個人 AI的另一個原因了。

Suleyman將社交媒體拿出來做反面例子。社交媒體促進了信息平權,也傳播錯誤和放大仇恨。恰恰因為這些負面內容,平台賺得盆滿缽滿。

Facebook的一項研究發現,人在憤怒的時候,會更積極地回帖、消費、點擊廣告。為這一切推波助瀾的算法,背後也是 AI在起作用。

但 Inflection AI不想這樣做,不願將你的注意力作為商品。他們認為,AI應該為人工作。

想像一個 AI,不是抓住你的注意力,而是幫助你表達和實現想法;不是標記膚淺的點擊誘餌,而是幫助你深入理解你真正關心的主題......它的唯一使命是讓你更快樂、更健康、更有生產力。

這也是為什麼,他們更傾向於將訂閱而非廣告作為盈利方式。聽起來是一個天真的理想,但未來會不會變卦,只能交給時間了。

聊天機械人已經是一片紅海。入局並不算早的 Suleyman,將 Inflection AI定位為挑戰者。

在大多數 AI初創公司儘量將聊天機械人做大做強的時候,Inflection AI先是討論聊天機械人的有限之處,然後圍繞「對話」規劃出可能的未來,以異軍突起的姿態在競爭中搶佔了一席之地,讓 AI的個性化和對話能力成了一條獨有的賽道。

責任編輯: 夏雨荷  來源:愛范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hk.aboluowang.com/2023/0531/1908245.html